在金庸武侠世界中,决定一个武者武功造诣能达到何种高度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?答案毫无疑问是内力二字。在《笑傲江湖》这部作品中,金庸先生通过华山派掌门夫人宁中则之口,精辟地阐述了这一武学至理。宁女侠曾对令狐冲这样说道:气宗与剑宗的高下之分,如今你应当了然于胸。你方才使出的剑招固然精妙绝伦,但若遇到你师父那等上乘气功,再精妙的招式也会徒劳无功。当年玉女峰上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比剑,剑宗高手们招式变化万千,令人目不暇接,但你师祖凭借苦修而成的紫霞神功,以拙胜巧,以静制动,将剑宗十余位顶尖高手尽数击败,这才奠定了我华山派正宗武学千年不衰的根基。本门武学讲究以气为体,以剑为用;气是根本,剑是枝叶;气为纲领,剑为细目。倘若内功修为不到家,剑术再高超奇点财富,终究难成大器。
宁中则这番话虽然是以华山派武学为例,但天下武学殊途同归,她所说的气指的就是内力修为。
(段誉形象描写)
展开剩余74%从普通习武之人的角度来看,提升内力本无捷径可走,必须通过经年累月的勤修苦练,内力才会随着功力的增长而日渐深厚。然而在金庸构建的武侠体系中奇点财富,确实存在一些打破常规的捷径,比如逍遥派镇派绝学——北冥神功。
逍遥派武学的精髓就在于巧取豪夺四字,无论是他们搜罗天下各派武功秘籍的作风,还是北冥神功的独特设定,都体现了这一特点。北冥神功的神奇之处在于能让修习者不费吹灰之力,直接吸取他人苦修多年的内力为己所用。段誉正是在无量山琅嬛福地中,机缘巧合之下拜神仙姐姐玉像为师,从蒲团下获得北冥神功秘籍,从而习得这门旷世奇功。
随着剧情发展,段誉几乎走到哪里就吸到哪里。到了原著第十回时,他的内力已然达到惊世骇俗的境界。书中这样描述:段誉先是吸取了无量剑派七名弟子的全部内力,后来又陆续吸得段延庆、黄眉僧、叶二娘、南海鳄神、云中鹤、钟万仇、崔百泉等一流高手的部分内力。这一日更获得了保定帝、本观、本相、本因、本参等段氏五大顶尖高手的一小部分内力。此时他体内真气之浑厚,内力之强横,几乎可以说是震古烁今,当世无双。
震古烁今,当世无双这样的评价可谓登峰造极。结合前文宁中则关于内力决定武功上限的论述来看,段誉确实具备了成为全书最强者的潜质。
二、深不可测的扫地僧奇点财富
虽然段誉作为主角实力强大是情理之中,但少室山一役中,那位在藏经阁大战时突然现身的扫地僧,其展现出的实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当时萧远山父子与慕容博父子的血海深仇一触即发,再加上吐蕃国师鸠摩智的搅局,场面剑拔弩张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,扫地僧飘然而至。他先是高宣佛号,轻描淡写地化解了鸠摩智的偷袭,随后又以无上佛法点化了萧远山与慕容博这对宿敌。
整个过程中,除了萧峰在盛怒之下的一记降龙十八掌击中了扫地僧外,其他绝顶高手甚至无法突破他的防御。而即便是萧峰那足以开山裂石的全力一击,对扫地僧而言也不过是吐了口血而已,远未伤及根本。
扫地僧给在场众人带来的压迫感是前所未有的。若单从书中表现来看,初出茅庐的段誉确实难以与这位深不可测的少林神僧相提并论。
三、最终的实力定位
实际上,段誉的武功修为确实远未达到扫地僧的境界。不仅无法与扫地僧相比,他甚至难以企及书中的许多一流高手。
比如在他与慕容复对决时,书中明确写道:段誉一时愣住,随即扯下蒙眼的黑布,突然眼前一亮,一柄寒光凛冽的长剑已刺到面前。他既不通武功,更无临敌经验,惊慌之下方寸大乱,只听'嗤'的一声,左腿已然中剑,踉跄倒地。
至于前文提到段誉内力当世无双,那也是在虚竹和扫地僧尚未完全展现实力之前的评价。后来虚竹先后继承了无崖子、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三大高手的毕生功力,其内力修为已不在段誉之下。而扫地僧的内力深浅,更是深不可测。
到了小说结尾的宋辽大战时,金庸对段誉和虚竹的实力做了最终评定:此时虚竹不仅尽得天山童姥真传,更参透了灵鹫宫石壁上的武学奥秘,武功之高已臻随心所欲、无往不利的化境。而段誉在获得鸠摩智的毕生修为后,内力之强确实震古烁今,配合他那神妙莫测的'凌波微步',辽军将士根本无从阻拦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时对虚竹的描述是武功已达随心所欲的至高境界,而对段誉则只强调其内力深厚和轻功卓绝。甚至对内力的评价也从先前的当世无双降为了震古烁今,这显然是因为此时段誉的内力已未必能胜过虚竹和扫地僧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国华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